当日6时许,李天源在完成了对一趟入境列车查验的任务后,用棉大衣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熟练地从火车头的扶梯上跳下来。耳边,引擎声轰鸣。扑面而来的冷空气让他不由自主地连续打了几个寒颤。
一刻钟前,李天源接到指令,从25摄氏度的休息室内,前往铁路货运口岸执行检查任务。此时,室外温度是零下30摄氏度。他完成车体外部检查后进入火车头内部,狭小密闭的发动机舱宛如蒸笼,温度高达60摄氏度。顷刻间,挂在李天源大衣的雪花融化,紧紧吸附在衣领上。
“查验火车头的时候,大衣里衬已被汗水浸湿;走到车外后,我更加体会到了寒风刺骨的湿冷感。”李天源摘下厚重的手套,一边搓着被冻得发红的手一边说,“满洲里全年无霜期只有100天,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每名民警都曾生过冻疮。”
今年年初,李天源的耳朵和手指同时被冻伤。“耳朵干裂,感觉又疼又痒;手指没有知觉,触碰物品像被针扎。”提及冻伤的症状,李天源心有余悸,“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年冬天,满洲里刮起了‘白毛风’,我和几名战友一起用力,才将口岸大门闭合,回到休息室后发现,手掌皮肤已裂开。”
李天源驻守的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路口岸。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口岸通关量持续攀升,对边检查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在客运货运列车多,我们平均每半小时就要执行一次查验任务。”满洲里边检站执勤二队队长郜耀勋介绍。
针对通关新形势,满洲里边检站推出“7×24小时”不间断验放等提质增效举措,实现中欧班列单次查验时间压缩至10分钟以内。
“现在从满洲里出口的货物,已从水果蔬菜、日用百货扩大到电动汽车、光伏产品等,这些都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见证。我们必须履行好边检机关的职责使命,守好国门。”郜耀勋说,今年以来,满洲里边检站已查验国际货运列车13642列次。
“出境列车即将抵达,请查验人员做好准备。”对讲机传来预报指令后,李天源再次穿上棉大衣,手持查验装备向查验地点走去。他说:“虽然天气很冷,但是看着‘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我们内心尽是自豪、暖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