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LLDPE和PP整体走势主要表现为震荡下行,然后企稳冲高,之后遭遇暴跌。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底至10月初的这波冲高行情中,PP的涨幅明显高于LLDPE,两者的价差从3月底的高点640元/吨降至10月初的-924元/吨。这主要是因为LLDPE受外盘冲击较大,导致LLDPE库存去化明显不及PP,另外丙烯的涨幅也明显高于乙烯,乙烯在8月份就遭遇大跌,而丙烯一直到10月初才跟随原油大跌。
2、供应方面,聚烯烃的供应增速将增加。国内外聚烯烃新增产能较多,国内产能投放主要集中在二季度,目前得知的2019年计划检修量与2018年类似,都是个检修小年。另外中国答应要进口美国的能源化工产品,因此来自美国的聚烯烃的进口量也将增加。2018年进口废塑料已经基本为零了,这就让禁止进口废塑料的利多效应已经不存在了。
3、需求方面,无论是宏观还是具体下游,对聚烯烃来说都是偏差的。首先,国内经济承压下行,国外也较为低迷,叠加中美贸易战仍在继续,最新公布的中国进出口数据增速明显放缓,因此整体宏观不佳。在房地产销售与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持续下降下,家电也较弱。汽车也因为房贷及购置税恢复等影响下,累计同比增速已经陷入负增长。同样不容乐观。还有之前由于“煤改气”带来的管材增量需求,也因为不搞一刀切,而有所放缓。可能只有地膜和包装膜能够给聚烯烃带来阶段性需求利多。
4、上行的风险在于美联储最近释放偏信号,可能放缓2019年的加息进程,国内也有讨论降准降息的消息传出,不排除政府为对冲经济下行而释放积极信号。另外中美贸易战也存在变数。原油可能大幅上涨、国内外装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2018年,LLDPE和PP整体走势主要表现为震荡下行,然后企稳冲高,之后遭遇暴跌。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底至10月初的这波冲高行情中,PP的涨幅明显高于LLDPE,两者的价差从3月底的高点640元/吨降至10月初的-924元/吨。这主要是因为LLDPE受外盘冲击较大,导致LLDPE库存去化明显不及PP,另外丙烯的涨幅也明显高于乙烯,乙烯在8月份就遭遇大跌,而丙烯一直到10月初才跟随原油大跌。具体而言的话,全年行情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1月至3月底,聚烯烃在经历了短暂冲高后回落。1月初,由于上游原油价格持续上涨,2018年前两批废塑料审批通过的企业和数量急剧减少。废塑料的禁止进口被严格执行,这部分缺口将由新料来替代。且西北大雪造成西北货源难以运输到华北和华东地区,聚烯烃短暂冲高。之后由于进口货源到港,下游春节前放假,且补库意愿不高,春节后因为招工原因而开工缓慢,聚烯烃期价开始回落。
2、4月至5月初,聚烯烃震荡反弹。中央出台降税措施,地膜开始启动,叠加聚烯烃价格的持续走低,下游开始采购低价货源,再加之国内石化装置检修增加,尤其是一些大修装置的按计划检修,使得石化库存下降明显,聚烯烃震荡反弹。
3、5月中旬至6月底,聚烯烃震荡下行,二次探底。劳动节前的备货行情后,聚烯烃迎来季节性淡季,再加上部分检修装置的重启和进口货源冲击,聚烯烃转而震荡下行。
4、7月至8月上旬,聚烯烃强势上涨。期间装置检修量虽有下降,但损失量仍然很多,由于人民币持续贬值,进口窗口关闭,使得进口量下降,港口库存也出现了下滑,而需求方面,农膜开工率逐步回升,下游开始为旺季备货。供需转好下,聚烯烃期价也强势上涨。另外,甲醇、 PTA 等化工品的领涨也推动了聚烯烃的上涨气氛。
5、8月中旬至8月底,聚烯烃震荡下行。随着聚烯烃价格的持续上涨,而下游的价格上涨却十分缓慢,下游利润被吞噬,对高价原料抵触明显,备货积极性不高,成交一般,山东地区的环保政策也让农膜的开工率要比往年要低,另外人民币汇率贬值结束,也让进口压力再次提升,导致聚烯烃价格有所回调。
6、9月至10月初,聚烯烃震荡上行。当聚烯烃持续回调后时,下游利润好转,叠加中秋国庆双节临近,下游备货开始积极,国际原油的冲高,再加上央行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降准1个百分点,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聚烯烃震荡上行。
7、10月中旬至11月底,聚烯烃暴跌。因为宏观面不佳,中美贸易谈判没有良好进展,美联储继续加息,国内大宗商品普遍下跌,尤其是上游原油和甲醇的下跌使得聚烯烃失去成本支撑。贸易商及下游厂家普遍采用随用随拿,维持原料低库存策略,使得上游石化聚烯烃库存总是在80万吨上下徘徊,库存得不到有效消化。
8、12月至今,聚烯烃略有反弹。OPEC+决定减产120万桶/日,原油企稳。再加上进口窗口关闭,石化库存快速降至历史地位,聚烯烃有所反弹。
受高油价及我国贫油多煤资源结构影响,最近两年投产的聚烯烃装置基本为煤制烯烃装置。在油价走低和环保压力下,最近两年的产能增速有所放缓。2018年国内聚烯烃新增产能仅有3套,其中2套为煤制烯烃装置,PE共计140万吨,PP共计100万吨。另外,据最新消息,久泰能源的MTO装置反应器、再生器及反应器缓冲罐内部工作已经全部结束,聚乙烯和聚丙烯装置工程设计全部完成,土建工程也基本完成,预计12月份即将投产,但也可能因为冬季开车难度较大原因而延期至2019年。2018年PE的产能增速仅为6.3%,产量预计在1594万吨,2018年PP的产能增速4.26%,产量预计在2109万吨。这对国内市场冲击不大。
而2019年不完全统计,国内聚乙烯新增产能在240万吨/年左右,主要在二季度投产,这样2019年聚乙烯总产能达到2044万吨,产能增速将到达8.99%,将高于前三年,供应压力将会明显增加。
同样地,2019年不完全统计,国内聚丙烯新增产能在335万吨/年左右,主要在二季度投产,这样2019年聚丙烯总产能达到2782万吨,产能增速将到达13.69%,产能增速达到去年的3倍,供应压力将会明显增加。
近年来,海外的新增产能投放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东地区,尤其是美国页岩气导致的乙烷裂解制乙烯产能明显提高。2019年国外PE新增产能达到593万吨,导致国内进口量仍有20%的增长,因此供给过剩,是导致聚乙烯倒挂聚丙烯的重要原因。2019年国外新增产能仍有567万吨,供应压力仍然很大。而PP新增产能仅有245万吨,且PP进口依存度较低,2018年进口增速基本是零增长,因此受海外冲击较少。
因为装置的集中检修导致供应减少,这将助推聚烯烃的上涨,因此需要关注。据卓创统计,与2018年类似,2019年也算是个检修小年,检修主要集中在5-8月,其中PE涉及检修产能559万吨,检修损失量71.9万吨。PP涉及检修产能475万吨,检修损失量在105.5万吨。另外,以2018年装置运行来看,同样需要关注临时检修的产能,尤其是环保压力下,带来的煤化工停产。
2018年我国PE进口依存度仍然有47%左右,可以说国内有将近一半的PE需要海外进口。2018年截止9月份PE累计进口量在1050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1.39%。我们可以看到一旦出现持续的进口利润,PE的进口量将明显增加,LLDPE期价也将出现明显下行。
而PP方面则有所不同,PP进口依存度仅有14%,且近几年成下降的趋势。2018年截止9月份广义PP(均聚+嵌段共聚+其他共聚)累计进口量在349万吨,累计同比减少1.41%。而且有时PP的出口窗口也会打开。另外2019年,国内新增投产的PP产能要大于国外的新增产能。因此国外货源对国内PP市场冲击较少。
今年进口的一个明显扰动因素在于中美贸易战,这一因素在2019年将继续影响聚烯烃市场,中美双方均对聚烯烃加征25%关税,由于中国聚烯烃出口较少,进口较多,尤其是PE,国外的PE供给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大,我们主要看下PE的进口情况。
自从7-8月,开始加征关税,9月以后,中国进口美国的PE量明显下降。G20峰会上,为缓和中美贸易紧张关系,中国答应美国会加大进口美国的能源产品,而这几年随着页岩气的发展,美国的PE新增产能增加,出口中国这个消费大国是个很好地选择(原本市场就预计中国在2018年就会大量进口美国的PE,只是出现了中美贸易战导致进口成本增加)。这就加大了2019年美国货源对中国市场的冲击。
截至11月16日,固管中心一共公布了24批废塑料进口批文,第24批废塑料核定进口量为2245吨,废塑料批文的核定总量为71407吨,虽然最近两批批文核定进口量有所增加,但是相比去年还是差距明显。2017年全年共公布了11批次废塑料,截止到2017年5月,共计进口7,050,562吨。这样2018年废塑料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98.98%。从最近几批的批文上看,预计今年都不会放松。另外,4月19日,生态环境部称,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将工业来源废塑料等16个品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自2018年12月31日起执行,可以说进口废塑料基本被完全限制住。进口PE废塑料的供应缺口将进一步由PE新料来填补,对LLDPE是个长期利好。不过目前国内的废塑料进口基本上完全被停止后,每个月仍有四五万吨在国外经过加工后的废塑料以再生颗粒的形式进口到国内,再生颗粒进口量迅速增加,也有一些企业打着进口“塑料再生颗粒”的名义进口废塑料,据统计。2018年1-10月,海关已查处塑料类固体废物72批,近4000吨。
2018年进口废塑料已经基本为零了,预计2019年仍然是禁止进口废塑料,而2017年PE和PP进口废塑料分别为204万吨和135万吨,因此在2018年这部分的进口废塑料缺口已经由新料与再生料填补了,这就让禁止进口废塑料的利多效应已经不存在了。
总的来说,聚烯烃的供应增速将增加。国内外聚烯烃新增产能较多,国内产能投放主要集中在二季度,目前得知的2019年计划检修量与2018年类似,都是个检修小年。另外中国答应要进口美国的能源化工产品,因此来自美国的聚烯烃的进口量也将增加。2018年进口废塑料已经基本为零了,这就让禁止进口废塑料的利多效应已经不存在了。
从宏观指标上看,国内GDP、M1、M2、公共收入与支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等经济数据的同比增速均有下行趋势,国外如韩国、日本、欧洲等经济也表现低迷,叠加中美贸易战,最新公布的中国进出口数据增速明显放缓,因此整体宏观环境对聚烯烃的需求来说是利空的。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需要关注中央是否会出台一些刺激经济的政策,如降准降息,减少企业的资金成本,减税鼓励创新等。
2018年10月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为519.3万吨,同比减少0.9%,继续负增长;1-10月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为4926.3万吨,同比减少0.6%,累计产量也终于陷入了负增长。塑料制品出口方面,1-11月份累计出口量达1194.4万吨,同比增长13%,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但这可能是相关企业抢在关税增加之前,积极出口。预计中美贸易战对聚乙烯需求冲击将在后期反应出来。
在美国东部时间9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将对产自中国的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10%关税, 9月24日生效,并执行到年底。2019年1月1日起税率将提高到25%。另外,特朗普还称,如果中国采取报复行动,美国将对中国 2670 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由于这次加征关税商品涉及日用品、家电等聚乙烯主要的下游产品,且中国出口的塑料制品对美国市场占比较高,在30%左右,对聚烯烃影响较大。
不过12月1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G20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就中美经贸问题达成基本共识,双方决定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将加征关税维持在10%,并在接下来的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