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视,怀来县存瑞镇义合堡村就像一个巨大的镜面,熠熠发光。义合堡村是我市首个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和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相结合的示范村,村民不用花钱买煤,就可以悠然度过寒冷的冬天。冬季取暖模式的改变,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与变化?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2016年以前,李强家里过冬取暖,用的还是土暖气。他清楚得记的,那时,每天早上起来添煤关上炉门,晚上还要打开炉门加煤,一个多小时才能热起来,担心炉子里的煤烧到半夜会灭了,晚上还得起床加煤。使用土暖气,冬季室内温度起伏不定,每天最高温度十七八度,早晨温度只有五六度。
李强回忆,每到入冬前,他都要找车从沙城镇拉煤,都是块煤,运到村里后再搬到家,还要找地方储存,挺麻烦的。况且烧煤,家里熏得黑乎乎的。
改变是从2016年开始的。那年8月,义合堡村实施了地源热泵供暖制冷项目,那年冬天,村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
张秀清是义合堡村党支部,他说起村里的改变如数家珍。他介绍,当年村里引进的是单井循环的地源热泵供暖制冷,也就是地能热宝,采取的是集中式供热制冷模式,在村里打了7眼井,村内街道下埋设了供暖管道与井口连接,与此同时,村民院内和家中也进行了施工,接通了暖气。村内地下水的温度在12度至13度,从井里抽上水来后,在供暖管道中循环,再通过电加热,达到供暖温度。每年抽一些水,只要满足供暖管道压力即可。地源热泵系统可以让1度电发挥出3倍的效果来。
“地源热泵供暖后,家里就像安装了空调一样。可用遥控器调节温度,一般温控在20度,低于20度就开启地源热泵系统增温;高于20度就关闭。每间房屋都是单独控制,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冬天家里的温度可以说有了恒温的效果。”手持遥控器的李强兴奋地说。
走进李强家,他家有4间正房,分别安装了一个“1托2”和一个“1托1”地源热泵设备。“1托2”就是主机挂在室外,可以带动室内两个散热装置;“1托1” 就是主机可以带动一个散热装置。
义合堡村距县城4公里,全村有265户618人,村要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与李强一样,村里每户村民都安装了“一托二”和“一托一”设备,它可以为10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提供温控,冬季室内温度可达到18度至22度,十分舒适。
地源热泵系统不仅可以供暖,在夏季炎热时,由于室外温度与地下水温度之间的温差,还能提供制冷功能,通过水循环让室温可以保持在26度至28度。与此同时,还可以为村民提供热水。
张秀清为地源热泵的使用算了一笔账,每天早上8点半到下午3点半,阳光会直射到村民房内,村民一般不用开启地源热泵系统,只是从下午3点半到晚上8点半需要使用地源热泵,每天电费在12元左右,一个取暖季电费支出1800元左右。
他说:“过去每年冬天,村民要烧掉2.5吨至3吨煤,从10月一直烧煤到次年3月底。地源热泵系统建成那年的煤价为每吨750元至800元,烧煤取暖造价为2250元,况且今年煤价都上涨到每吨1000元了,所以使用地源热泵比燃煤取暖不仅便捷、干净,而且更省钱。”
用上了地源热泵供暖,冬天村民家里更干净、更暖和了。虽说用电费用比用煤节省了不少,可对村民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为解决村民在地源热泵供暖上的用电问题,彻底消除村民的后顾之忧,在怀来县政策支持下,义合堡村又引进了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村265户村民都安装了家庭分布式光伏,每户装机容量为5千瓦,占用屋顶面积33平方米,每年发电量约6000度。
张秀清讲,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出的电,优先供村民使用,用电低峰时,还可以将余电出售给电网,每发出一度电,国家除了支付基本电费外,还有补贴,每度电可卖到0.79元,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家庭光伏电站可以让每户农民每年获利不少,村民除去电视机、冰箱、地源热泵等用电外,还能有1500元至2000元的收入。
李强介绍,供电部门为每户家庭安装了一个双向电表,可以看出农户上传的电量和使用的电量,按电量结算。这样一来,用电量少的村民,用电不仅不花钱甚至还能挣钱,村民的心里更暖了。
如今在李强家里,电视机、电磁炉、电冰箱、电饭煲、电水壶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他说,每月电费支出七八十元。
随着地源热泵和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使用,更多的电气化设备进入村民家中,在村里,有的村民还购置了电动三轮车等大件商品,义合堡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由此得到极大的改变。
义合堡村采用地能热泵先进技术,满足农村农户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的需求,而地源热泵以及农村农户所需电能,通过采用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来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取得的收益又可以用于反哺地源热泵供暖供冷系统耗电费用,由此形成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良性循环。
存瑞镇副镇长赵秀华介绍,义合堡村是打造2022年冬奥会廊道的重点区域,同时被列入怀来县2016年度美丽乡村建设村。为打造节能排减的典范和低碳示范样板,自2016年8月开始,县里筹划落实该村地源热泵供暖供冷项目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如今,义合堡村已经成为我市首个地源热泵和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相结合的示范村。